查看原文
其他

蹭疫苗热点,一篇文章赚了30万元!张凯律师的“船”翻了……

中国网 2018-08-01

中国网

呈现一个真实的中国

注意了!在中国网官微后台回复相关关键词“疫苗”、“长生”、“金砖”看到更多内容!

昨日(24日),一篇名为《张凯律师||都在一条船上》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阅读数和点赞数很快超10万+。火爆之后,有网友发现,其文末的打赏二维码一天之内多次更换,质疑其是否违规,有网友更是质疑他利用疫苗事件赚钱。







过去几天,由长春长生生物引发的疫苗事件牵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截至昨日晚间的最新消息是:


长生生物董事长高某芳等15人被刑拘;

上市公司的股票简称将由“长生生物”变更为“ST长生”;

国家药监局将对长春长生所有疫苗进行全流程、全链条彻查;

吉林、山东两省纪委监委启动对长春长生疫苗案腐败问题调查追责。


每经记者 彭斐 摄


在此背景下,23日晚间一篇题为《张凯律师||都在一条船上》的微信公号文章得到广泛流传,阅读量和点赞数超过10万。


很多读者通过文末的打款二维码进行打赏,但是很快有人发现已经无法转账,弹窗的消息显示单日收钱金额超过30万元。但这位张凯律师接下来的举动却在网络上引发质疑,还有人提起了当年罗尔借女儿病情来获取打赏的事情。

事件:

10万+爆文或获得打赏数十万

《张凯律师||都在一条船上》一文中,该文并未显示原创,也没有评论功能,只有向“张凯律师”的公众号发送关键词才能查看。尽管如此,文章自昨天发布以来,短短两天阅读量和点赞量均迅速突破10万+。文末,该文作者表示,“卖文为生,赞赏随意”,并附上打赏二维码“推荐使用微信支付”。


文章迅速收到大量打赏。7月24日上午,网友“木南”向其打赏时,显示为“无法转账,他/她的单日收钱金额超过300000元。”记者注意到,此处收款账户为“张凯律师(**民)”。


随后不久,网友“小白”发现打赏可以继续,但收款账户昵称有所变化。“不同时间点的收款人,名字都不一样,一直在更新。”小白告诉记者,收款方昵称不断变化,分别有张凯律师(**民)、(**强)、(**荣)、(**艳)等。



“大家快看看自己打赏的人是谁,已经换到第四个收款人,拿了几十万了吧……”不少网友质疑其蹭热点圈钱,其律师身份是否合法也遭到质疑。7月24日下午,南都记者发现已无法对该文进行打赏,页面显示为“收款方存在违规行为,请勿向对方付款”。随后,该文所在的公众号“张凯律师”也被屏蔽所有功能。


文章中张凯自称,律师执照尚未通过相关部门年检。南都记者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官网上查询,并未找到张凯作为律师的相关信息。


连续更换二维码收巨额赞赏?这件事怕是早有预谋!

早有预谋?

已经不是第一次

按说合理利用规则,本身没有毛病,不过下面这张截图,多少暴露出了这位“张凯律师”的一些真实面目。



从截图中可以看到,7月22日,这位“张凯律师”在有推送机会的情况下,选择了推送了一段“欲看今天文章,回复关键词:疫苗”文字,而不是直接推送相关文章。


这就很让人怀疑了。


从传播角度看,直接推送给读者的内容,无疑会比需要读者回复关键词的内容更容易被读者查看到,那么这位深谙读者心理的“张凯律师”为何要舍近求远、拐这么大一个弯呢?


上文中的介绍已经给出了答案。


关键词自动回复的文章是可以随时修改的,通过这波操作,这位“张凯律师”便可以不断更换二维码来获得赞赏。


早有预谋啊!


玩得这么熟练的操作,想必不是第一次了吧?


截图上另一处信息证明了笔者的推断。


早在7月14日,这位“张凯律师”蹭了“药神”热点,同样玩回复关键词的把戏,想必也是赚得盆满钵满了吧。



看到这里,又有谁不会为“张凯律师”灵活的头脑点个赞呢?真是太聪明了!


被情绪左右的普通读者哪里玩儿得过!乖乖转账、赞赏呗。


一波操作下来,这位“张凯律师”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进账。

当事人:

因无法成功打赏更换三四次二维码

为何频繁更换打赏二维码及收款人名称?7月24日下午,记者联系上该文作者张凯。张凯称,一开始用了自己的收款二维码,很快就不能打赏了,说账户危险,然后换了朋友的账号,也不能打赏了,现在账号已被封。



张凯告诉记者,之前没有预料到文章的影响会这么大,也没有想过会有这么多打赏。“有一次是因为达到打赏限额,有几次说是因为账户不安全,忘了换了几个账户,有三四个吧。”张凯说,因为钱打不进去了,说账户有问题,没办法就只能换一个二维码。至于一共的打赏金额,张凯表示不方便透露。


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规则中,仅支持运营者对已群发文章进行小范围修改,每篇文章允许被修改一次,修改范围仅限正文内五个字。为何此文中的二维码可多次修改?


记者发现,张凯此文并非微信公众号中的群发文章,而只是一个预览链接。该文并未出现在张凯公众号的消息列表中,仅能通过向后台发送关键字查看。


对此,张凯回应称通过回复关键词获取文章是公众号运营中很普遍的一个方式。记者在张凯的朋友圈中看到,7月23日文章发布之前,张凯称文章已写好,但多次审核失败。随后,他表示“通过回复关键词的方式,文章终于发出来了。”


目前,张凯的文章和公众号均被屏蔽。张凯认为,通过文章收取赞赏而被屏蔽是不合理的,他将联系微信团队申诉。那么,已经获得的赞赏金额能否顺利提取?张凯告诉记者,他还没有去关注这方面。

微博回复:

希望以后写文章打赏比这次还多

昨晚7时许,张凯在其个人微博也对此事进行了回复。


他提到,公众号被销号,会与腾讯沟通,不会放弃法律途径解决。


他认为自己使用关键字弹出文章功能并没有违反规定,也没有道德缺陷。希望大家关注疫苗,而不是问他收到多少赞赏,“问别人收入很不礼貌”。


他称“有人说我为了赚钱而写文章,你说对了。三年没有工作,我需要赚钱。”“上篇文章阅读量大概过千万。我的收入简直九牛一毛,但我已经很感恩了。”


最后他说,希望以后写文章的打赏比这次还多,“争取站着就把钱给赚了,当个体面的文化人。”


在“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则”中,记者发现,微信规定,赞赏是读者认可原创文章而自愿赠予,用以鼓励的无偿行为。当用赞赏进行募捐、赌博或抽奖、售卖商品(任何实物或虚拟商品)等行为时,不得对文章使用赞赏功能,一经发现将永久收回赞赏功能使用权限,导致严重影响的还将对违规公众账号予以一定期限内封号处理,处理时未结算资金将退还微信用户。


记者就此事联系微信官方,截止今早8时许记者尚未获得回复。

律师:

打赏的性质目前法律上并无定论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研究员﹑副教授朱巍告诉记者,关于打赏的性质,目前法律上并无定论。如果把打赏看作是赠予,则不同于慈善或公益事业中的捐助,那么就不存在限额或是欺骗等行为。“读者作为对文章的鼓励,这是没问题的。”


但是,朱巍也认为,因文章的内容真实性﹑表达方式等,用户与文章作者间存在信息鸿沟,容易让用户超出自己的意愿或违反自己的真实目的而做出打赏行为。


目前,张凯的文章已因违规而无法接受打赏。朱巍对南都记者表示,和直播平台抽取打赏分成不同,微信平台并不参与打赏分成,因此对于打赏的真实性,平台所需承担的责任并不高。

吃人血馒头还是合理赚钱?

网友吵翻了

有人认为张凯说了真话,为他打赏是自己愿意的事。


有人认为他在蹭热点骗钱:




你们怎么看呢?


大/家/都/在/看

台风已经吹到京津冀了?!下一站竟然是……东北?!

整改 | 山东省纪委监委成立专班严查"问题疫苗"背后的违纪违法和失职渎职问题

他说中国 | 中国以色列经贸关系加深,意料之外还是情理之中?


(来源:观察者网 南方都市报 北京日报)

本期编辑:张帆(实习)

本期校对:牛慧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